图片
馆藏金代“春水玉”
一、“辽代”写实动物的题材以狩猎为主的“秋捺钵”和“春捺钵”。
也就是“春水玉”与“秋山玉”;是由杨伯达先生命名的。
图片
馆藏辽金“春水玉”带穿
“春水玉”描述了海东青捕天鹅(大雁)的场景。
“秋山玉”是描绘北方狩猎的场景,多为柞树林中动物的形象。
图片
馆藏辽金“秋山玉”鹿纹炉顶
二、“金代”玉器中,“春水玉”和“秋山玉有”着独特的风格,是金代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。
“春水”和“秋山”均来自契丹族的“春捺钵”和“秋捺钵”。
图片
馆藏金代“春水玉”
从《辽史、营卫制》中,了解到“捺钵”为契丹语,为辽帝游猎时的“行营”。
随着气候和季节而变换,辽代专门制定了“春捺钵、夏捺钵、秋捺钵、冬捺钵”的制度。
图片
馆藏金代“秋山玉”
金代承袭了契丹族的旧俗,狩猎于春、秋两季。
“春水玉”通常采用镂雕来体现水禽和花草,有“海东青攫天鹅、大雁、荷叶、芦苇”等,组合图案。
图片
馆藏金代“秋山玉”
“秋山玉”表现了辽、金贵族射杀虎、鹿的狩猎活动,是以山石、柞树、猛虎、群鹿组合而成的图案。
在雕琢技法上,有单面和双面雕,常留有赭色玉皮,巧作金色。
图片
馆藏金代“秋山玉”
有柞树藏虎,有山林群鹿,也有虎鹿并存,多以山林为衬托。
“春水玉”所表现的,往往是残酷无情的景象;“秋山玉”往往反映的是兽畜共处于山林,相安无事的北国秋景。
图片
馆藏元代“春水玉”
三、元代的“春水、秋山”玉器更加世俗化,“春水玉”图案逐渐演化为“鹰击天鹅”及“芦雁荷藕图”。
“元代”出现了一类无海东青、仅保留“飞鹅(雁)穿荷莲”图式的“泛化春水玉”。
图片
馆藏元代“春水玉”带扣
标志着传统“春水玉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
“荷叶梗碟盖鹭颈”是元末明初典型的纹饰,“春水玉”中多出现,颈下有海水纹的多到元代。
图片
馆藏元代“秋山玉”
而“秋山玉”逐渐演变为“褔鹿图案”,一直延续至明代与清代。
“春水、秋山”玉器也是元代最具特色的题材,主要以多层镂空工艺的形式出现。
图片
馆藏元代“玉炉顶”
在玉炉顶或玉带饰上,其内部“深层立体镂雕工艺”是元代工艺的重要特征之一。
元代进行透雕制作时,皆以圆柱形实心钻与金属线锯,从不同角度进行钻孔和拉切。
图片
馆藏元代“春水玉”
由于元代玉器多不整修和抛光玉器内部细节,圆柱状钻痕与线锯的拉切痕迹往往被完整地保留下来。
元代的“春水”和“秋山”图案在这种镂雕工艺的表现下:
图片
馆藏元代“春水玉”
1.层次丰富、纷繁错落,图案表面凹凸分明,立体浮雕感强。
2.元代玉工常以重砣将肖生玉器的“头、颈、躯干、四肢”隔开,一般一件玉器上重砣多,痕迹粗深…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